根据《2019年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第二批)项目指南与组织申报的通知》(苏科资〔2019〕26号),经各项目主管部门推荐,受理2019年苏州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79项,现公开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农业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
||
1 |
安全高效促生抗逆微生物菌肥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
常熟理工学院 |
2 |
稻虾轮作创新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 |
常熟理工学院 |
3 |
有机废弃物液体好氧发酵技术研究及微生物肥料开发 |
常熟市董浜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
4 |
彩色小白菜叶色调控技术研究 |
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5 |
优质高效多抗粳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应用 |
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6 |
水稻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
常熟市尚湖农场有限公司 |
7 |
梨形环棱螺规模化繁育研究与虾蟹池套养净水技术示范推广 |
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8 |
绣球花色定制产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
江苏三维园艺有限公司 |
9 |
“稻-鸭-草-鹅”四季高效种养复合经营关键技术 |
昆山市畜牧兽医站 |
10 |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用组合型生态浮床模块的构建与应用 |
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11 |
喷雾干燥制备高品质乳酸菌粉剂的关键技术研究 |
苏州大学 |
12 |
蚕桑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
苏州大学 |
13 |
优质多抗树状月季种苗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14 |
低温等离子体农产品非热灭菌保鲜关键技术研究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15 |
苏州地区果树害虫智能监测防控技术研究 |
苏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 |
16 |
柑橘新品种‘红美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
苏州市林业站 |
17 |
蚕桑优质高效饲养关键技术的转化与应用研究 |
苏州市林业站 |
18 |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蔬果类农药残留快速筛查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
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 |
19 |
优质抗病高效粳稻新品种(组合)选育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20 |
利用矮生种质选育优良不结球白菜杂种一代新品种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21 |
MALDI-TOF质谱定量技术在阳澄湖大闸蟹同源性分析及自建库中的应用研究 |
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
22 |
素肉食品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
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
23 |
设施蔬菜烟粉虱的天敌防控应用技术研究 |
苏州市蔬菜研究所 |
24 |
优质、高产、赏食兼用南瓜新品种选育 |
苏州市蔬菜研究所 |
25 |
白沙枇杷重大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推广 |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农林服务站 |
26 |
苏州市特色果树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 |
苏州市植保植检站 |
27 |
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绿色消减技术研究及应用 |
苏州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限责任公司 |
28 |
苏翠梨新品种引进及高效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 |
苏州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限责任公司 |
29 |
金叶水杉林下种植杜鹃花技术应用研究 |
吴江市绿城景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0 |
苏南早熟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途径集成研究与应用 |
张家港市丰绿农业专业合作社 |
31 |
稳产稻田化肥负增长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
张家港市耕地质量保护站 |
32 |
葡萄高效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 |
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 |
33 |
瓜类蔬菜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
张家港市永联菜篮农业专业合作社 |
34 |
羊小反刍兽疫的免疫和感染区分芯片的示范应用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农业科技应用示范 |
||
1 |
太湖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
常熟都市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 |
水稻-水产-水禽高效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应用示范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辛庄镇朱家桥村村民委员会 |
3 |
智能型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施肥一体机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
4 |
稻鸭共作与牧草轮作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 |
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新和村村民委员会 |
5 |
村镇有机废弃物高效协同处理与生态环境改善示范 |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村民委员会 |
6 |
特优食味水稻、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技术集成与推广 |
苏州市种子管理站 |
7 |
基于发酵诱发技术的“低糖、高能量”健康烘焙食品研发及产业化 |
张家港福吉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农业应用基础研究 |
||
1 |
纳米多孔金属新型纳米酶的农残比色分析方法 |
常熟理工学院 |
2 |
肠道微生物调节T-2毒素诱导断奶仔猪拒食的机理研究 |
常熟理工学院 |
3 |
慈姑降糖功能因子分子修饰与构-效关系的应用基础研究 |
常熟理工学院 |
4 |
红尾仙女虾种质资源发掘及利用研究 |
常熟理工学院 |
5 |
水稻OsLpxA基因参与多逆境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 |
常熟理工学院 |
6 |
即食鲜面品质劣变及其调控机理研究 |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7 |
江苏高级香料植物山苍子代谢表达谱分析 |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8 |
纳米化腐植酸楝素高效多功能绿色生物农药药理机制研究 |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9 |
基于生物合成的类胡萝卜素对中华绒螯蟹色素沉积和免疫调控的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
苏州大学 |
10 |
BmCPV编码RNAi抑制子NSP8调节病毒增殖的分子机制及抗病毒靶点研究 |
苏州大学 |
11 |
新型烟碱农药啶虫脒的环境残留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
苏州大学 |
12 |
基于超高压技术的中华绒螯蟹辅助脱壳及杀菌研究 |
苏州大学 |
13 |
基于转录组学的菊科观赏植物镉吸收转运关键基因的发掘与功能研究 |
苏州大学 |
14 |
基于杨梅和枇杷真空浸渍过程传质模型优化及关键技术开发 |
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 |
15 |
基于人工智能的植物病虫害识别系统的研制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16 |
枇杷果实识别方法研究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17 |
高压零泄漏无堵塞自恒压水泵技术研究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18 |
基于边缘计算的水稻草害飞防技术研究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19 |
小样本条件下蟹池自主驱赶白鹭装置研究及应用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20 |
基于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的食用菌栽培环境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
苏州科技大学 |
21 |
形态转换型低共熔溶剂萃取苯氧羧酸除草剂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
苏州科技大学 |
22 |
农作物秸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
苏州科技大学 |
23 |
氨基酸螯合稀土镧提高水稻抗逆性能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 |
苏州科技大学 |
24 |
优质洞庭碧螺春茶树种质资源发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 |
苏州科技大学 |
25 |
苏州市售酱卤肉品质分析与有害物减控技术研究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6 |
人参内生无色杆菌调控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7 |
基于人工智能的杨梅植保大数据云平台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8 |
苏州特有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评价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9 |
水稻关键功能基因分子标记数据库的构建及稻瘟病抗性新种质的创制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30 |
暗管排水影响土壤氮磷元素转运的机制研究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31 |
原花色素抗褐变在枇杷采后保鲜中的作用及机理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32 |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生食型净菜的安全与品质评价研究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33 |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水稻病虫害特征光谱研究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34 |
多光谱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松树病死木识别研究 |
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学院(筹)) |
35 |
基于LF-NMR技术太湖银鱼干加工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学院(筹)) |
36 |
智慧果园病虫害监测与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
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学院(筹)) |
37 |
中长绒陆地棉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应用评价 |
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太仓市棉花育种中心) |
38 |
稻壳-钢渣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集成示范 |
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