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虞山高新区(筹)、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虞山林场)、服装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直属单位(公司):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电力接入营商环境,简化接电手续、压缩接电时间、降低接电成本、提高接电效率,经研究,现将《常熟市进一步优化电力接入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27日
常熟市进一步优化电力接入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
根据上级关于营商环境优化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简化全市电力用户接电手续,压缩接电时间,降低接电成本,提高接电效率,改善我市电力营商环境,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工作要求,针对各类接电难点问题,加快改革创新,强化协同服务,进一步压减接电手续、压缩接电时间、压降接电成本,切实提高接电效率,努力提升“获得电力”各项指标,营造我市高质量发展环境,助力“强富美高”新常熟建设。
二、实施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常熟市范围内申请新装、增容用电的10(20)千伏高压用户及400伏低压非居民用户的电力接入工程,35千伏及以上各类用户的电力接入工程、各电压等级公共电网新建和改造工程参照执行。
三、工作目标
用户申请新装、增容用电,由市供电公司“一站式”受理。各单位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办理流程、加强信息互通、深化“互联网+”服务,共同搭建电力接入“绿色通道”,将全市10(20)千伏高压以及400伏低压非居民用户平均接电时间分别压缩至60和2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无外部线路工程(简称“外线工程”)的不超过15和3个工作日。
四、工作任务
(一)用电申请环节
1.申请受理。用户提交新装、增容用电申请后,市供电公司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一站式”申请受理。一是提前介入。市供电公司提前参与项目规划,并根据项目规模和用电需求,适时调整电网规划,同步安排电源布点,及时响应用户需求。二是一窗受理。加强行政服务大厅建设,由市供电公司统一设置用电申请受理窗口;推进供电、住建、交通、公安等单位业务联办,让用户申请“只进一扇门”。三是精简收资。低压用户申请时只需提供:①用电主体资格证明(自然人身份证、法人营业执照或非法人组织机构证明文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②用电地址的物业权属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或土地使用权证);高压用户申请时只需提供:①用电主体资格证明(同低压),②用电地址的物业权属证明(同低压),③用电容量需求清单,④用电工程项目批复或备案文件等。四是信息共享。开放全市政务平台信息,对于用户主体资格证明、项目批复文件、房屋土地证明、规划建设许可、环评批复等办电涉及证照和材料,发改、经信、住建、国土、交通、环保、公安、供电等单位逐步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共享并查验,无须用户重复提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环保局、国土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政务服务办、供电公司)
2.供电方案答复。对于普通低压和高压用户,市供电公司受理申请后分别在2个和10个工作日内完成供电方案答复。一是开放容量就近接入。市供电公司根据在配网线路和变电站可开放容量,对满足条件的电力用户实行就近接入,实现用户接电时间、成本双节约。二是开展联合踏勘。高压用户由市供电公司根据需要,组织市公安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交通运输局、绿委办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现场踏勘,形成现场踏勘共识;或由市供电公司直接踏勘,并将踏勘信息同步传至相关单位并确认,实现踏勘一次完成全部信息获取。三是实施管线GIS图联合沿布。市供电公司积极推进电力管线与城市道路同步设计施工,基于城市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施电网GIS图沿布,提高供电方案编制效率。市规划局在不违反涉密原则的基础上开放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的相关权限,提供城市各类管线地理信息及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的查询。四是推行供电方案“模块化”答复。市供电公司根据用户报装容量、类型和接入电压等级的不同,预制各种典型供电方案,明确方案适用范围和使用特点,减少人工编制时间,加快答复效率。(责任单位:市公安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交通运输局、绿委办、供电公司)
(二)行政审批环节
市供电公司出资建设的电力接入工程的各项行政审批手续由市供电公司自行向各部门申办;用户出资建设的电力接入工程的各项行政审批手续,可根据自愿原则委托市供电公司代为申办。各部门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原则,实施规划许可、涉路施工许可、涉河许可、占路许可、绿化许可、林地许可等行政审批手续的限时办理和并联审批。本办法初期采取书面申请方式,随着全市政务平台的信息共享建设,逐步实现行政审批的全部在线办理。
1.办理规划许可。规划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结合前期踏勘结果和相关设计图纸,在4个工作日内出具市政工程规划方案技术审查意见,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规划许可。对于新建长度小于300米且利用或接入现有电力通道的工程,在不改变原有电力通道路由的情况下,免于规划许可。(责任单位:市规划局、政务服务办)
2.办理涉路施工许可。需要涉路施工的电力接入工程,交通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结合前期踏勘结果和相关设计图纸,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涉路施工许可。涉路施工采取“施工与缴费同步”的模式,公路管理机构出具《公路路产损失赔(补)偿费清单》,项目单位在约定期限内完成缴费。(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3.办理涉河许可。需要涉河施工的电力接入工程,水利部门在收到相关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结合前期踏勘结果和相关设计图纸,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涉河许可意见。(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4.办理占路许可。需要占用道路的电力接入工程,公安、交通部门在正式受理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占路许可。(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5.办理绿化、林地许可。涉及绿化、林地占用,树木搬迁或修剪的电力接入工程,绿化、林业部门在相关资料齐备、正式受理申请后,结合前期踏勘结果和相关设计图纸,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绿化、林地许可。(责任单位:市农委、绿委办)
(三)工程施工环节
由市供电公司出资建设或由用户委托市供电公司建设的电力接入工程,市供电公司应加快工程建设,在取得各项行政审批手续及用户土建工程完工后,对于普通低压和高压用户分别在5个和3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施工。用户出资并自行委托建设的电力接入工程参照此时限执行。一是实施限时管理和契约服务。项目单位倒排工期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签订工程契约,约定双方各自负责工程部分建设时长,明确违约责任,共同推进工程实施限时完成。二是提高工艺标准化水平。大力推广标准设计和标准工艺,在确保按时完工的同时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三是加强物资供应保障。加强物资实物储备,确保施工物资按需供应。四是大力推广不停电作业。优化配网运行方式,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实施故障主动抢修,全力保障用户及时高效接电。(责任单位:市供电公司)
(四)运行用电环节
对于政府定期发文确定的重点项目,市供电公司加强配套电网投资,对重点项目延伸建设至用户红线,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用户提供用能监测、能效诊断等能源综合服务,降低电力接入全周期成本。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贯彻落实省物价局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重点清理规范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各类转供电加价情况,让用户轻装上阵、聚力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供电公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国土局、住建局、环保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城管局、交通运输局、绿委办、政务服务办、供电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常熟市优化电力接入营商环境工作小组,建立常态化例会、通报和监督考核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承担日常工作。
(二)完善配套政策。各单位要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细化配套政策和文件,切实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和环节,公布各类手续办理流程、材料清单及办理时限,同步更新办事指南,公告服务承诺,加快配套政策切实落地。同时利用契约管理等手段,消除各类审批前置条件,有效压减办理时限。
(三)深化线上服务。各单位要全面推行“互联网+”线上服务,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加快建设网上“一窗申请、同步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电力接入联合审批平台,推进办电进度全过程公开查询,努力实现报装接电“一网办通”、低压用户“一次都不跑”、高压用户“最多跑一次”。
(四)构建沟通网络。各单位要明确专人,对用电项目的各环节办理进度实施跟踪管控,根据办理时限要求,做到提前预警限时办结。构建常态沟通机制,定期汇总环节办理时限超期项目,调查反馈环节超期原因,提出整改提升意见。
(五)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对各地、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周通报“获得电力”办理情况,并加强工作考核。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