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1

最新汽车行业政策趋势分析

临近春节,各大汽车行业会议、论坛上传来了未来政策发展的各种动向,尤其是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各大部委及企业领导的发言,透露了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宏观规划,对汽车企业的发展极其关键。我们总结了近期的一些汽车行业政策变化趋势,与大家分享。

一段话总结:

1)汽车未来是智能化、纯电驱动的发展,算法、芯片等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是重点,内燃机短期内难以替代,其与电动化相结合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新方向,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出,车购税优惠措施延长,同时双积分、碳交易会成为未来对新能源汽车政策鼓励的重要手段。(科技部 万钢)

2)充电基础设施是短板,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部分地区和城市的地方目录割裂了市场,抑制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活力,需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营销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积分交易平台,激活积分交易市场。(工信部苗圩)

3)发改委会完善政策推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指导意见、修订2015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鼓励外资参与中国智能汽车发展,同时促进互联网企业、汽车制造、信息通信等的融合,探索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发改委林念修)

4)推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汽车租赁、邮政快递5个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到2020年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汽车达60万辆。(交通部 刘小明)

5)固态锂电池进展较快但技术还远未成熟,可能但还未确认的技术路线为——电解质角度:液态、半固态、固液混合、固态、全固态,负极:石墨负极、硅碳负极、金属锂负极;新能源智能化汽车是未来,即:电动汽车+驾驶智能化+充电智能化,充电智能化还是一片蓝海且技术难度和推广难度更低;中国电动汽车先发优势+互联网技术优势+光伏产业优势三个优势整合大有作为;我们希望个人充电桩力争11配套,成为充电主体的情景下,电动乘用车公共快充补电站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从目前到2020年,从小于60千瓦的快充到小于150千瓦的快充,我们推广自用桩,同时研究以大功率快充为代表的各类充电技术,在20202025年,示范新一代充电技术,大规模的V2G示范应用,2025年之后,推广新一代充电技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新能源智能化,除了自动驾驶的智能化还要实现新能源的智能化,满足乘用车的快速补电需求,同时带来整个能源交通系统的革命。(中科院 欧阳明高)

6)插电式混合动力仍然是全球私家车发展主流,PHEV既可以满足双积分要求又可以解决市场对于续驶里程的期望值,可以化解补贴退坡的负面效应,建议国家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购置补贴、落实不限行不限购政策、免除插混的购置税。(比亚迪 王传福)

7)电池的原材料需求量巨大,按照规划,2025年保守估计需要10几万吨金属钴和40万吨当量的碳酸锂,而现在全球的锂不到2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加工效率很低,现在我国70%的锂靠进口,未来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将会大有可为,梯次利用可以使用在低速电动车上。(北大先行科技 高原,中南大学 李荐)

8)三大政策(补贴、牌照限行优惠、政府干预,如:公交车、物流车等)刺激新能源汽车连续4年高速增长,下一步会遇到瓶颈,瓶颈在100万到130万辆(201778.6万辆)双积分会改变供给侧,积极影响市场总规模但会压缩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发展。固态电池技术会像发动机、变速箱一样成为未来核心技术。(国家信息中心 徐长明)

9)未来氢能燃料电池将会有较大发展,加氢站建设速度在加快,在2020年之后补贴调整,氢能燃料电池续驶里程、加氢速度、成本等优势会抓紧显现。2050年后会迎来氢能时代,形成10万亿产业规模。(中国工程院 干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张进华)

10)最迟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是双线作战,一条线是三电系统,另一条线是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新一轮的合资公司中国企业将占据主导,但是在补贴退坡时外资会利用资金优势大举进入。应该允许更多的企业进入电动车造车领域,待行业规模够大之后必然会洗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陈清泰)

11)中国工况构建了2条乘用车和6条各类商用车的工况曲线。 中国工况平均速度和怠速比较低。比较中国工况的平均车速(29km/h)与 “全球工况”(46.5km/h)相比分别相差58.6%;中国工况怠速比(22%)和全球工况(13%)分别相差40%;80km/h以上车速时间比例相差77%。显示“全球工况”与中国工况特征有显著差别,“全球工况”的特征严重偏离我国实际工况,中国工况油耗平均比NEDC工况更接近实际了约14%。而全球工况与NEDC的油耗较接近。随着排量增加,中国工况/NEDC油耗差异逐步增大。增压车型油耗也有一样规律。另外,新旧实验方法之间的转换,现在还没有最终定论,预计在2022年或2023年之后,一定会也必须要采用中国工况所测量的结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李孟良)

12)新能源汽车准入39号文有变动,未来大约230多家企业在2018年必须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以达到39号令要求。新的号令将有五个方面的变动,第一是企业准入进一步简化,将从目前的十几大类的产品,调整为六类。二是产品准入会进一步细化,将以备案的形式开展。其三是减少企业负担,检测机构后续会逐步放开。其四,主管部门会对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评估。其五是工信部装备司对所有电池后续都要登记备案,全过程管理,直到报废。《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三个标准开始征集意见。(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 李方生)

我们预测:

1. 2020年取消电动车财政补贴后,购置税优惠政策将持续

2. 积分交易将会有很大市场

3. 积分政策会覆盖商用车甚至是低速电动车

4. 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运输、营运车辆等方面的发展将会持续

5. 部分地方新能源目录可能会被取消,以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6. 智能充电、固态电池、金属钴和锂等原材料、氢燃料电池、电池回收利用会是未来部分重点发展方向。

延伸阅读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