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答

身处转型浪潮中的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如何拥抱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基石:打破信息孤岛 连接设备、产品、供应商、客户

一家汽车零部件厂生产线90%互联,平均每8秒生产一只马达。

一家变速器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后,技术图纸可直接传到供应商的生产线,带动140多家供应商数字化。

一家工程装备企业根据客户电子订单灵活决定生产,交付周期缩短50%,产品库存降低70%……

这是记者近期走访企业看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记者发现转型的一个基础是连接,最初是内部的设备、生产线、工厂、产品相连,更先进的是把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等也连起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制造需求。

传统制造业一个主要痛点是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生产。目前,大型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普遍意愿强烈,积极打造平台连接上下游企业,形成综合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的枢纽。

中小企业则被数字化技术门槛较高、成本较高等困扰,艰难探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今年对约3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调研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存在转型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转型成本高企,抑制企业转型需求。

中小企业多分布在传统产业和价值链中低端,数字化基础薄弱。重庆、湖南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厂缺乏协同采集、数据相互融合的新制造设备,市场上数字化服务商主要提供的是通用型解决方案,难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IT技术升级,更是认知、思维方式与经营模式的深层转型。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说,在顶层规划、蓝图设计、架构搭建、软硬件开发、系统实施、数据分析等方面,中小企业仅靠自身很难实现,依托平台生态是重要路径。

数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算力规模全球第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工业软件等产品和服务能力提升。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在多措并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做好设备联网、协议互认、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等工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广东省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产业链部署4种不同的转型路径,预计到明年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

湖南省推进“智赋万企”行动,预计到明年推动70万家企业上云和4万家企业上平台,75%的规上制造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重庆市实施“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力促产业链“抱团”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27年规上制造业企业基本进入数字化普及阶段,推动15万家企业上云。

专家说,政府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很大程度帮助中小企业走上智能化的“高速公路”。

重构:以数据驱动构建崭新制造模式和生态

相关问题

问:科技体制改革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科技创新领域将出台哪些重点举措? 《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与试点政策相比,《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主要有哪些新变化? 在常态化发行阶段,各参与方如何做好申报推荐工作? 如何把握《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的适用和施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