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级示范智能车间

智能车间是基于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等硬件设施,以降本提质增效、快速响应市场为目的,在对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过程控制等环节优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资源与生产过程进行设计、管理、仿真、优化与可视化等工作,以信息数字化及数据流动为主要特征,对生产资源、生产设备、生产设施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精细、精准、敏捷、高效地管理与控制。智能车间是智能工厂的第一步,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

申报难度:
支持力度:
支持内容

1、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给予10万元以上的资金奖励;

2、提升企业形象。

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企业必须在苏州市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且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制造业企业。

2.企业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信用良好且无违法记录,无严重失信行为。

3.企业申报的示范智能车间已建成并正常投产使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特定条件

1.智能装备及信息化软件广泛应用。车间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产线)、试验检测等智能设备台套(产线)和信息化软件等应用率超过70%,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异常事件快速响应和自动恢复等动态优化,车间智能化装备及信息化软件累计投入不低于600万元。

2.车间设备互联互通。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通信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车间内智能装备全部实现联网和数据采集。车间集成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信息与自动化系统,相关数据实现自动接收、自动反馈和管控一体化,车间与外部信息系统实现联通。

3.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生产任务指挥调度实现可视化,车间作业基于生产作业计划自动生成,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传送,并可根据计划、物料、设备等数据的变化和异常自动实现调度。根据车间生产制造特点和需求,配备相应的车间环境智能监测、调节、处理系统,实现对车间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4.物料配送和仓储物流精准智能。生产过程广泛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实现对物品流动的定位、跟踪、控制等功能,车间物流根据生产需要实现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车间建立仓储模型,应用智能装备(立体仓库、AGV等)实现最小库存和高效配送。

5.产品信息实现可追溯。在关键工序采用智能化检测设备,实现产品质量信息自动录入信息系统,以及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进行远程监测控制、自动分析和数据挖掘,通过产品档案实现生产过程、作业信息和物料信息的跟踪追溯。

6.资源能源消耗实现智能管控。建立能源综合管理监测系统,主要用能设备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建立产耗预测模型,车间水、电、气(汽)、煤、油以及物料等消耗实现实时监控、自动分析,实现资源能源的优化调度、平衡预测和有效管理。

7.车间安全水平提升。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广泛使用,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工艺、装备和防护装置,降低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及时备份重要数据,车间网络环境具备较好的应急响应和恢复能力,应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采取漏洞扫描、运维审计等防护措施,网络系统实现安全可控。

8.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车间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后,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作环境明显改善,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不良品率显著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显著降低,节水节材量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9.积极应用国产核心软件和核心装备。车间层积极应用仿真设计工具软件、制造执行系统、高级排程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国产工业软件,以及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国产装备。

三、其他限制条件

1.已获得3个及以上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企业不再参与申报。

2.拟申报的车间须已建成并投产使用,原则上一家企业不得同时申报2个及以上示范智能车间。

申报材料
申报事项

1、市工信局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12-68616221(市工信局智能制造推进处

    邮箱:suzhouim@163.com

2、各地工信部门联系电话

(1)张家港:56729021

(2)常熟:51530327

(3)太仓:53573259

(4)昆山:57552802

(5)吴江区:63982165

(6)吴中区:65254889

(7)姑苏区:68727501

(8)相城区:85182086

(9)工业园区:67068092

(10)高新区:68750995


更多 模板资料

更多 常见问题

更多 相关政策

更多 最新动态

顶部